技術百科

          技術百科  |  發布日期:2025-04-07  |  閱讀:261

          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!

          一、注塑模具的基本結構

          注塑模具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:

          成型部件:包括型芯、凹模型腔、螺紋型芯、鑲塊等,用于賦予成型材料形狀、結構和尺寸。

          澆注系統:引導熔融塑料的通道,通常由主流道、分流道、澆口和冷料井組成。

          導向部件:如導柱和導套,確保動模和定模在關閉時精確對準。

          推出機構:用于將成型的塑料件從模具中推出,通常由頂桿、復位桿、彈弓、頂桿固定板等組成。

          調溫系統:用于調節模具溫度,常見的有冷卻水、熱水、熱油和電加熱系統。

          排氣系統:設置在分型面上的排氣槽,用于排出模腔中的氣體。

          其他結構零件:如固定板、動/定模板、撐頭和連接螺釘等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二、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

          注塑模具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:

          塑料顆粒進料:將塑料顆粒通過喂料系統進入注塑機的螺桿筒中。

          加熱和熔化:螺桿將塑料顆粒送往加熱區域,加熱帶將塑料加熱到熔融狀態。

          壓力和注射:螺桿通過旋轉推動熔融的塑料向前移動,使塑料進入注塑模具的射嘴。

          充模和冷卻:熔融的塑料進入模具型腔,填充整個模腔并與模具的內壁接觸。同時,模具中的冷卻系統會從模具上吸熱,使塑料迅速冷卻固化。

          脫模和排出:當塑料完全固化后,模具會分離并推出成型的零件。然后,注塑機的螺桿會回轉并再次進行注射過程。

          循環重復:整個注塑模具的工作過程是循環重復的,以持續生產塑料零件。
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三、注塑模具的材料選擇

          注塑模具的材料選擇直接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、加工精度、制品質量和生產成本。常見的注塑模具材料包括:

          碳素工具鋼: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,但耐磨性和耐腐蝕性較差,適用于制造簡單、精度要求不高的模具。

          合金工具鋼:具有較好的耐磨性、韌性和耐腐蝕性,適用于制造中等精度和復雜程度的模具。

          高速鋼:具有高硬度、高耐磨性和高熱穩定性,適用于制造高精度、高負載的模具。

          硬質合金:具有極高的硬度和耐磨性,適用于制造高精度、高負載、高耐磨性的模具。

          模具鋼: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,包括高強度、高硬度、高耐磨性、高韌性和良好的耐腐蝕性,是制造高精度、高復雜程度模具的理想材料。